收获丰收果实,中国东盟创新朋友圈越来越大(2)
如今,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民众正从中国和东盟国家技术转移合作中广泛受益。 结合东盟各国技术发展实际需求,自2013年以来,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已牵头举办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活动70场,其中23场在东盟国家举办,对接项目超1900项,涉及企业超3000家,促成中国与东盟国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491项,协议金额超过50多亿元。 盛产稻米、小麦、甘蔗的缅甸是传统农业国家,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农民施肥用药意识相对薄弱。 从缅甸南部的毛淡棉到缅甸北部的曼德勒,广西化工研究院的技术人员顶着火辣的太阳,冒着被马蜂蛰、被蚂蟥叮咬的危险,克服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生活工作条件恶劣等重重困难,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施肥用药。 橡胶收割时间缩短3年,产量和品质均有提高……在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农药和有机水溶肥产品的推广示范获得了沉甸甸的成果。 向越南转移农业科技和新能源科技,帮助越南企业培育新品种、开发新产品;向柬埔寨转移大米种植和加工技术,助力柬埔寨提升出口大米品质;向文莱转移深海网箱养殖技术,推动文莱提升渔业养殖水平……中国一批农业、新能源、生物技术、化工等领域先进适用技术正加快向东盟国家转移,推动了东盟国家的科技进步,增进了东盟国家的民生福祉。 青蒿琥酯闪耀“一带一路” 有着灿烂人类古文明和神秘壮观金字塔的非洲大陆令人向往,而疟疾横行却让人望而却步。 1亿支注射用青蒿琥酯,拯救了2000万重症疟疾患者性命这是对青蒿琥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桂林南药创造的一组统计数字。 在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的促成下,桂林南药联合印度、法国、瑞士、泰国等国合作建设“抗疟药国际合作技术创新平台”,推动青蒿琥酯系列产品走向更多国家,救治更多患者。 “青蒿素类药物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从东南亚拓展到非洲,再向全球普及,成为国际通用的疟疾治疗金标准。”桂林南药总裁王文学说。 《2017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疟疾死亡率比2000年降低了47%,非洲地区疟疾死亡率下降了54%,其中儿童死亡率下降了58%。在这背后,青蒿素类抗疟药的广泛使用功不可没。 在与东盟科技合作交流中,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积极促进中国东盟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互联互通,共同提升中国与东盟国家创新能力。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在推动联合实验室、创新中心、科技园区等各类合作平台建设,促进技术转移以及当地科技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编辑:abiba) |

-
充满童话的十二月,缤纷的圣诞树,神出鬼没的圣诞老人...[详细]
-
中新网1月15日电 15日,盛大游戏年会以“超跃2019”为...[详细]
-
中新网5月25日电 近日,海信正式成为美国电竞巨头EG战...[详细]
-
梦想加空间创始人王晓鲁 中新网5月25日电 5月24日,一...[详细]
-
网宿首个液冷机房 中新网5月25日电 25日,网宿科技宣...[详细]
-
中新网5月25日电 23日,2017丰台科技周竹海科技分会场...[详细]
-
中新网5月25日电(吴涛)随着柯洁对战AlphaGo两局失利,...[详细]
-
5月23日,青春工场咨询机构联合创业投资领域的英诺天...[详细]
-
浙师大网络安全学院院长、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详细]
-
中新网5月25日电 5月25日,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