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清华:用AI给“不确定性”找规律(2)
经过漫长的酝酿期,直到博士毕业后,2009年去香港理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胡清华才算正式迈入人工智能的大门。 其实,早在念本科时,胡清华“不务正业”的本性就已显露。 大二时,胡清华当上了校报记者,还长期为校刊《哈工大人》写专栏。“起初,写稿是为了赚稿费,拿到稿费后就可以去买更多的书。后来自己慢慢喜欢上了写东西,不写不成。”他回忆道。 无心插柳,让胡清华没想到的是,经过几年的新闻语言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迅速提升,语言表达更加精准、有力,这对他后来的科研工作帮助极大。 “很多理工科学者最头疼的,就是写论文、写申请、做报告,由于之前积累的笔头功夫,写论文对于我来说,非常轻松。别人可能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的论文初稿,我不到一周就可以写好。在恶补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知识时,对文字的驾轻就熟,也使我的阅读理解速度快过旁人,一些大部头的书,我有时一两周就能‘啃’完。”胡清华说。 一些人工智能学界的同行表示,胡清华清新的文风、简洁的语言风格,使他写出的论文更易被人理解,学术观点也更易被同行接受。同时,这样的语言风格也有助于提高其文章的引用率。 “当版主、记者,在当时,这些都是我的兴趣,可能看上去有些‘务不正业’,但我一直觉得,学习是触类旁通的,你永远不知道,不经意的积累,会将你的人生引向何处。”胡清华表示,他也常对学生说,要珍视自己的兴趣,它是“你科研路上最好的老师”。 在不确定性建模领域深耕10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仅凭兴趣,并不能让胡清华在人工智能这个新领域开疆拓土。 2011年底,胡清华结束了在香港理工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工作,进入天津大学。入职后,他接到的首个项目就极具挑战性,胡清华与博士生导师一起获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的资助,开展“新能源不确定性建模”方面的研究。 胡清华介绍道,这个研究围绕电力系统中的太阳能、风能展开。“这部分能源有点‘不靠谱’,大规模利用它们时,可能会破坏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供电质量。只有摸清这些能源的‘脾气’,才能让其为我所用。”他说。 对胡清华来说,新能源不确定性建模,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从查资料、读文献,到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胡清华的“拓荒之路”走得异常艰辛。 但几年努力下来,“门外汉”胡清华,硬是在该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为提升风功率预报的精度,我进行了大量的建模工作并设计了众多算法。在此基础上,风速难以被确定等难题被逐步破解,风功率预报的精度随之得到提升。”他说。 2016年,这个项目顺利通过了验收,他所在的课题组被评为优秀。在一般人看来,此时研究也就该结束了。然而,胡清华“并不想就此收手”。 “围绕这一项目,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所以研究不仅没有结束,而且才刚刚开始。”在胡清华眼中,这项研究属于数据不确定性建模研究范畴,而这类研究是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领域的难点。“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在利用大数据方面的最大问题就是,数据质量的不稳定。质量低下的数据,可能导致基于数据的决策出现重大偏差。” 于是,胡清华组建起一支20多人的团队,向着一个个数据不确定性建模难题,发起冲锋。从新能源的不确定性扩展到大数据的不确定性,胡清华率队从工程应用研究中发现基础研究问题,再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领域,实现了科研的良性循环。 经过近10年的开疆拓土,胡清华对不确定性建模研究,有了更系统的认知,逐渐意识到这是座处在交叉学科领域的科研“富矿”。今年,胡清华获批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依旧是瞄准不确定性,从数据的不确定性向建模任务的不确定性延展。 “未来,我计划将团队研究的算法,应用于天气预报、森林火灾预报以及大型装备故障预报等领域,希望成果能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胡清华说。(陈曦) (编辑:admin) |

-
以前古人们给小偷起了一个雅号,叫梁上君子,说得是这群...[详细]
-
充满童话的十二月,缤纷的圣诞树,神出鬼没的圣诞老人...[详细]
-
中新网1月15日电 15日,盛大游戏年会以“超跃2019”为...[详细]
-
中新网5月25日电 近日,海信正式成为美国电竞巨头EG战...[详细]
-
梦想加空间创始人王晓鲁 中新网5月25日电 5月24日,一...[详细]
-
网宿首个液冷机房 中新网5月25日电 25日,网宿科技宣...[详细]
-
中新网5月25日电 23日,2017丰台科技周竹海科技分会场...[详细]
-
中新网5月25日电(吴涛)随着柯洁对战AlphaGo两局失利,...[详细]
-
5月23日,青春工场咨询机构联合创业投资领域的英诺天...[详细]
-
浙师大网络安全学院院长、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