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极考察队完成宇航员海采集水样作业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7日顺利完成宇航员海综合科考的最后一次CTD(温盐深剖面仪)采水作业,采得的水样将为研究这一海域的微小型浮游生物和海洋化学要素等提供帮助。 “‘雪龙2’号宇航员海综合科考完成了9条断面77个站位的水文参数测定及采水工作,”“雪龙2”号大洋队队长曹叔楠说,“我们将对水体样品进行化学和生物学多参数分析,所获数据将为了解宇航员海生态系统提供有力支撑。” 微小型浮游生物在南大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生产者、消费者等重要角色。曹叔楠说,采集不同深度的水样,有助于分析微小型浮游生物的种类和丰度,了解其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为研究微小型浮游生物群落如何适应南大洋环境变化奠定基础。 科考队员、厦门大学教授陈敏从事南大洋同位素观测研究多年,采集了大量的水样用于后续分析。他表示,稳定同位素是海洋的良好示踪剂,可以反映诸如冰雪融化水的来源和数量等情况,从而为了解南大洋生态环境变化提供新视野。 据科考队员、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军介绍,海洋二所科研团队采集了从海洋表层至4000多米深度不同水层的海水样品,用于营养盐等诸多化学参数的分析。“这相当于为宇航员海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体检’,可以对这一海域基础化学环境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病毒在海水中广泛存在,但病毒对海洋生物的潜在影响尚未被学界充分了解。研究浮游病毒多年的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汪珉,通过大体积采水对宇航员海的浮游病毒进行了富集,希望后期的实验室工作能在这个很少展开的研究领域有新发现。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是“雪龙2”号首航南极,也是首次与“雪龙”号一道开展“双龙探极”。科考过程中,科考队员首次在冰区通过“雪龙2”号的月池系统进行了CTD采水作业。水样采集完成后,考察队员正在对所获样品进行保存整理,回国后进一步对样品展开分析和研究。 (编辑:admin) |

-
以前古人们给小偷起了一个雅号,叫梁上君子,说得是这群...[详细]
-
充满童话的十二月,缤纷的圣诞树,神出鬼没的圣诞老人...[详细]
-
中新网1月15日电 15日,盛大游戏年会以“超跃2019”为...[详细]
-
中新网5月25日电 近日,海信正式成为美国电竞巨头EG战...[详细]
-
梦想加空间创始人王晓鲁 中新网5月25日电 5月24日,一...[详细]
-
网宿首个液冷机房 中新网5月25日电 25日,网宿科技宣...[详细]
-
中新网5月25日电 23日,2017丰台科技周竹海科技分会场...[详细]
-
中新网5月25日电(吴涛)随着柯洁对战AlphaGo两局失利,...[详细]
-
5月23日,青春工场咨询机构联合创业投资领域的英诺天...[详细]
-
浙师大网络安全学院院长、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