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巨头掀起更名潮 亟待“去家电化”转型
1月13日,TCL集团公告称拟更名为“TCL科技”,并表示将聚焦资源发展半导体显示和材料发展。记者注意到,近两年来,大批头部家电企业走上了更名之路。家电企业一方面渴望撕掉“家电”的旧标签,另一方面贴上了更多与5G、AI、IoT等新技术相关联的新标签。 对此TCL集团表示,公司在2019年初完成了重大资产重组,剥离了终端业务及配套业务,目前上市公司以半导体显示技术及材料业务为主,并保留了产业金融和投资业务。公司业务范围已发生实质变化,“TCL集团”不再适用。此次拟变更公司全称符合公司准确反映目前业务布局及未来发展战略,未来将聚焦资源发展半导体显示和材料发展。 产业观察家丁少将认为,TCL转型剥离了家电等实业,以华星光电为主的面板业务具有较强的科技属性。与此同时,TCL集团此前股价长期处于低位徘徊,公司更名或希望通过新的科技形象给广大投资者更多想象空间。 在彩电企业方面,“海信电器”于2019年12月26日正式更名“海信视像”,表示在重构视像、显示链布局的同时,已从单一电视产品制造企业逐渐发展为集视像技术研发应用,全场景云平台运营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创维数码”于2018年更名为“创维集团”,打造多媒体、智能电气、智能系统技术及现代服务业四大板块,并以实现千亿营收为目标。 白电企业更名则更多地向着智能家居、智慧家庭布局。最为典型的是“青岛海尔”更名为“海尔智家”。由“美菱电器”更名而来的“长虹美菱”表示,为巩固与四川长虹的协同效应,形成品牌合力。 事实上,家电企业陆续更名背后,更多地反映出当前整个家电业处在焦虑与转型的“十字路口”。记者注意到,家电企业在改名、转型过程中,“去家电化”趋势明显。 “当前整个家电行业都处于产业变革的阶段,家电企业已经从单项的产品、渠道、营销等能力的竞争,转向多维综合实力的比拼。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家电’的概念相对老旧,投资者对其投资价值的认知相对偏低,个别企业也希望改变股价低位徘徊的现状。”丁少将告诉记者。 对于未来传统家电企业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他认为,从横向来看是以硬件为入口,用高粘性的生态服务吸引用户,产品服务上“软硬件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如智能家居体系的布局;纵向来看,则是贯穿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以黑电为例,掌握芯片、面板这两个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或具备产业化制造能力,才具有很大的产品定义权和价格主导权。 (编辑:abiba) |

-
充满童话的十二月,缤纷的圣诞树,神出鬼没的圣诞老人...[详细]
-
中新网1月15日电 15日,盛大游戏年会以“超跃2019”为...[详细]
-
中新网5月25日电 近日,海信正式成为美国电竞巨头EG战...[详细]
-
梦想加空间创始人王晓鲁 中新网5月25日电 5月24日,一...[详细]
-
网宿首个液冷机房 中新网5月25日电 25日,网宿科技宣...[详细]
-
中新网5月25日电 23日,2017丰台科技周竹海科技分会场...[详细]
-
中新网5月25日电(吴涛)随着柯洁对战AlphaGo两局失利,...[详细]
-
5月23日,青春工场咨询机构联合创业投资领域的英诺天...[详细]
-
浙师大网络安全学院院长、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详细]
-
中新网5月25日电 5月25日,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