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高校知识资产 全流程管理不让专利变“奖状”(2)
“比如说,在专利创造阶段,专利培育和运营中心的团队就会进行专利布局和挖掘,对有市场化前景的方案进行及时合理的专利保护。”江苏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负责人唐恒介绍,对学校优势学科会加强专利导航分析,为重点团队提供贴身服务。 2019年,“一种轴向喂入式稻麦脱粒分离一体化装置”发明专利,获得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金奖,这也是我国农业装备行业首获该奖。依托这一专利技术,我国民族品牌的竞争力显著增强,外资品牌的高端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在我国市场占有率从80%缩减至20%。 该项专利发明人李耀明教授来自江苏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他也是学校知识产权团队一直关注的重点对象。团队通过对国内外4000件农机专利进行分析,为农业机械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提供挖掘、培育、布局等服务,最终形成了一批核心专利。其中,仅李耀明这一项金奖专利技术已在多家龙头企业得到应用,近三年共销售产品86000余台,新增销售额69亿元、利润8.9亿元。 “好的专利技术就像一颗优质的种子,经过专利运营工作的灌溉、施肥,这棵种子才能长成参天大树,造福社会。”唐恒说。 丁建宁认为,知识产权工作不仅仅是科技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而且涉及到高校科技创新和考核评价的方方面面,“只有建立校级的管理体系,才能实现全面的统筹和协调。” 确定权属分割,制约瓶颈逐一突破 2016年,江苏泰州高港一家企业主动找到江苏大学医学院龚爱华教授,想要和他的团队合作做一款纳豆激酶功能食品。 纳豆起源于中国,但日本产品却占据了国内80%以上的市场份额。纳豆激酶具有溶解血栓、降低血黏度、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经过三年的合作,合作企业的产品供应了国内十多家公司,并出口欧洲市场,取得1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联合国内多家企业发起制定产品团体标准和产品检测方法标准,团体标准于2019年7月颁布实施。 一个50万元的横向项目经过三年的运作,能取得这样的成效,龚爱华多少有点意外,同时他也庆幸,在合作之初,团队就已经谋划好核心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转让事宜,菌种、配方以及功能评价的相关专利归研发团队所有。 过去,制约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事业单位的科技成果视为国有资产,高校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活力得不到有效释放;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对科研人员和成果转化人员的奖励力度较小,激励作用有限;高校协同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合作的空间需要进一步拓展。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瓶颈逐一突破。 目前,江苏大学已颁布《江苏大学专利分割确权管理办法(试行)》,推动在专利投资入股前的权属的分割,让创新团队最高能持有90%的份额。龚爱华的2个专利也成为学校最早一批进行专利分割确权的专利,他持有了入股前90%的权属份额,这也让他转化成果再无后顾之忧。 制定专利分级标准、优化专利评价制度,强化对重点成果PCT申请支持、优化专利资助政策,启动专利确权分割试点工作……目前,围绕从创新端到应用端实施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江苏大学已开展系列知识产权制度优化工作,不仅为后端的专利转化奠定基础,而且也为科学确定个人和学校之间合理的权益分割和分配提供支持。 截至2019年底,江苏大学近三年发明专利转化616件,占近三年授权发明专利量的23%;江苏大学维持10年以上有效发明专利145件,其中转化61件,转化占比42%。 (编辑:赛琳娜) |

-
充满童话的十二月,缤纷的圣诞树,神出鬼没的圣诞老人...[详细]
-
中新网1月15日电 15日,盛大游戏年会以“超跃2019”为...[详细]
-
中新网5月25日电 近日,海信正式成为美国电竞巨头EG战...[详细]
-
梦想加空间创始人王晓鲁 中新网5月25日电 5月24日,一...[详细]
-
网宿首个液冷机房 中新网5月25日电 25日,网宿科技宣...[详细]
-
中新网5月25日电 23日,2017丰台科技周竹海科技分会场...[详细]
-
中新网5月25日电(吴涛)随着柯洁对战AlphaGo两局失利,...[详细]
-
5月23日,青春工场咨询机构联合创业投资领域的英诺天...[详细]
-
浙师大网络安全学院院长、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详细]
-
中新网5月25日电 5月25日,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