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AI或迎长远需求,但把好隐私关是前提
最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时,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赵志伟坦言,自己难免有些沮丧和焦虑。主要是担忧它会对生活和国家经济带来影响,也会对公司业务产生影响。 然而现在,他和整个公司团队早已顾不上沮丧和焦虑,都在全力抓住新的机遇。“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人工智能行业要努力化危为机。”赵志伟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总的来说,这次疫情给全社会带来了巨大挑战,也给人工智能行业带来了巨大需求。”北京大学教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解决好这些需求,会成为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良好机遇。 “面对疫情,公司领导层很快转变思路,讨论和分析有哪些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国家和老百姓渡过难关。以前的客户也很快找到我们,提出疫情中的技术需求。”赵志伟说。 赵志伟表示:“刚开始,我们也没想到人工智能竟然可以渗透到这么多疫情防控领域。”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正在加速落地,带来实实在在的应用价值。 把握线上线下结合大趋势 “长远来说,这次疫情也是人工智能加速渗透到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一个过程。”黄铁军认为,人们以往更多把人工智能当成“黑科技”在谈论,疫情过后,人工智能可能真正逐渐转变为像网络、电力一样的基础设施。 在赵志伟看来,短期内,疫情可能会对人工智能行业有一定影响,比如一些企业的业务可能停滞,一些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现金流面临压力等等。 “但长期来看,疫情当中蕴藏着很大的市场,可以给整个人工智能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他强调,不只是疫情期间的短期机会,而是大趋势带来的长期机遇。 赵志伟把这个趋势概括为:线上+线下+人工智能。 “疫情期间,全民转向线上服务的习惯改变非常重要。”赵志伟笃定判断,远程办公、线上教育、线上医疗、线上政务服务等,今后肯定是大势所趋。而这对人工智能行业的意义非同小可。 赵志伟认为,正如2003年非典疫情催熟了电商平台,此次疫情也正在催生消费者新的消费习惯,倒逼传统企业、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这些都将加快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 “经历这次疫情,我们在核心赛道上的思路打得更开了。”赵志伟说,公司在教育、医疗、司法、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核心赛道不会调整,但经历这次疫情,每个核心赛道上的策略和规划可能会有所调整,以更加符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市场需求。 以医疗领域为例,市场上已经有一些线上医疗服务,希望解决患者和医生之间的信息差,但却未触及医生资源少、基层医生水平不足的问题。后者仅凭互联网难以解决,这就需要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技术。 对于人工智能在线上服务领域的应用前景,黄铁军分析说,人工智能本身就建立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基础上,必然在线上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除了这一趋势,黄铁军认为,一些依托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技术的“零接触”产品和服务,也不仅仅在疫情期间应用,未来会在更广泛的场景下使用。“我很看好这个方向。”黄铁军说。 “这次疫情其实也是一次大浪淘沙,人工智能企业如果能在危机中发现机遇,继续踏踏实实打磨技术和产品,经过这次疫情,反而会发展得更有后劲。”赵志伟说。 便利性与隐私性不该是对矛盾 除了蕴藏着市场需求和长远趋势,黄铁军认为,疫情也对人工智能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人工智能产品做得足够好,其实有潜力在抗击疫情中发挥更大作用。” (编辑:赛琳娜) |

-
充满童话的十二月,缤纷的圣诞树,神出鬼没的圣诞老人...[详细]
-
中新网1月15日电 15日,盛大游戏年会以“超跃2019”为...[详细]
-
中新网5月25日电 近日,海信正式成为美国电竞巨头EG战...[详细]
-
梦想加空间创始人王晓鲁 中新网5月25日电 5月24日,一...[详细]
-
网宿首个液冷机房 中新网5月25日电 25日,网宿科技宣...[详细]
-
中新网5月25日电 23日,2017丰台科技周竹海科技分会场...[详细]
-
中新网5月25日电(吴涛)随着柯洁对战AlphaGo两局失利,...[详细]
-
5月23日,青春工场咨询机构联合创业投资领域的英诺天...[详细]
-
浙师大网络安全学院院长、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详细]
-
中新网5月25日电 5月25日,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