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无接触应用场景不断涌现 “无人产业”大显神通(2)
为了让无人驾驶配送车安全行驶,“魔袋”研发团队在技术上做了更为全面的方案设计。美团无人车配送中心产品负责人李达介绍,现阶段无人驾驶配送车辆车速限制在20公里/小时,常态化运营后还可通过远程监控中心实时获取车辆的情况,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对车辆进行刹车、避险等远程操控,全方位保障车辆行驶安全。 在武汉,京东无人配送车也曾在第一时间被送到抗疫一线,承担武汉第九医院和附近小区70%的订单配送工作。快递员只需将货物放进货箱,京东无人配送车即可根据货品的配送地点自动规划出最优路线,依次配送;用户可通过输入验证码、扫二维码和人脸识别三种方式完成取货,所有任务都完成后,无人配送车还可自动返回出发配送站。 “京东无人配送车可以完成10公里范围内的配送工作。”京东物流自动驾驶首席科学家孔旗表示,目前无人配送项目已在长沙、贵阳、呼和浩特、北京等约20个城市落地,未来部署规模会继续扩大。 此外,阿里巴巴、苏宁等科技巨头近年来也纷纷展开无人配送车的研究和部署工作。有专家预测,从快递、外卖及生鲜配送三个领域的需求量来说,无人配送市场有望达到千亿元规模。 无人工厂 人与设备的双赢 在偌大的工厂里,没有一名生产线工人,仅有机械臂、机器人有序而高效地忙碌着……这宛若科幻电影中的画面,正在贵州天义技术有限公司的“无人工厂”内悄然上演。 近年来,贵州天义技术有限公司聚焦发展柔性制造等新制造模式,通过以机器视觉等人工智能技术和装备升级关键工位,完成生产线智能化改造,从而实现数字化控制的无人工厂模式。 得益于智能化生产车间的“柔性制造”,无人工厂可以根据实际加工需求将多台机床设备集合起来,在最少的人工干预下生产范围内的所有产品,实现“多样化、小规模、周期可控”的生产效率,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线的产能和适用范围。 “打造无人工厂也能让工人获得成长。”公司负责人田刚表示,通过用更多的机器人和自动化装备‘换人’,让原本从事流水线体力工作的工人转变为管理智能设备的技术工人,实现人与设备之间“互利双赢”,发挥各自优势来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无人工厂还对原有软件算法进行升级,加强生产计划的智能排产和生产过程数据信息的监控,使制造设备数据与信息平台之间实现数据实时联通。工人只需在生产车间内查询智能数据采集系统,当天的生产计划便一目了然,为建立无人化监管模式打下基础。 (编辑:赛琳娜) |

-
充满童话的十二月,缤纷的圣诞树,神出鬼没的圣诞老人...[详细]
-
中新网1月15日电 15日,盛大游戏年会以“超跃2019”为...[详细]
-
中新网5月25日电 近日,海信正式成为美国电竞巨头EG战...[详细]
-
梦想加空间创始人王晓鲁 中新网5月25日电 5月24日,一...[详细]
-
网宿首个液冷机房 中新网5月25日电 25日,网宿科技宣...[详细]
-
中新网5月25日电 23日,2017丰台科技周竹海科技分会场...[详细]
-
中新网5月25日电(吴涛)随着柯洁对战AlphaGo两局失利,...[详细]
-
5月23日,青春工场咨询机构联合创业投资领域的英诺天...[详细]
-
浙师大网络安全学院院长、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详细]
-
中新网5月25日电 5月25日,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