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用“绣花”般精细治理传递城市“温度”(2)
近一年来,这块总书记看过的大屏幕里,显示的内容不断丰富,跳动的数据更加优化,背后的算法持续提升。包括噪音扰民、公交线路优化、渣土车运行、防台防汛等多个专业化模块相继推出,“城市大脑”的功能进一步完善。 这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内景(8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 摄 “头脑”更加聪明的同时,“四肢”也更加有力。目前,浦东新区的36个街镇陆续建立起城市运行分中心,接收来自区中心的订单任务,大大缩短任务单的流转时间。 地处城乡结合地带的周浦镇,既有繁华的万达广场、小上海步行街,也有转型发展中的镇级工业园区,人口密集、车流众多。 据周浦镇城运中心常务副主任吴蓓介绍,过去因为感知技术的缺乏,信息互联共享不及时,城市治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比较明显,治理措施较为碎片化。 如今,有了“城市大脑”的快速反应和集中指挥,许多社会治理顽疾得到了明显改观。 随着电动自行车防盗系统模块上线半年,周浦镇辖区内的车辆失窃发案率同比下降了72.2%;老人行动轨迹监测模块在过去一年里,向家属推送了300余条有效信息,凡佩戴智能手环的走失老人,均被当天寻回…… 王告诉记者,浦东“城市大脑”将不断迭代更新,更快更强大的城市运行中心即将上线。“对城市管理者而言,‘像绣花一样管理城市’将变得更加可行。” 这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入口(8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 摄 既“近家”又“进家” 养老服务15分钟内“触手可及” 走进上海市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记者就被驿站里热烈的“人气”所感染。 在这里,57岁的金阿姨经常参加插花、烘焙等活动;60多岁的张大爷是书画沙龙的爱好者;住在一公里外快80岁的肖阿姨,中午都会来社区食堂用餐……越来越多的老人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走进这家驿站,逐一察看综合服务窗口、托老所、党建工作站等。 (编辑:admin) |

-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健康的...[详细]
-
独立女性 [环球网综合报道]不觉得不论在工作中还是生...[详细]
-
恋爱,情感 本人高三狗,女。高一认识他的,同班。高...[详细]
-
范爷肤白貌美大长腿这事地球人都知道,尤其是最近瘦下...[详细]
-
本文原标题:懂她的需求,才能给她最想要的 本文来源...[详细]
-
女性,年龄增长 那么,到底有什么样的理由让年过30的...[详细]
-
爱情 虽然男人从本质上讲都是长不大的孩子,永远喜欢...[详细]
-
原标题:男人追不到女人十五大原因 情感,爱情 在恋爱...[详细]
-
1。防晒指数是越高越好吗?要真越高越好,怎么不出SPF...[详细]
-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广大群众对明星私服的追随是一直都...[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