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岭南人的“下南洋”故事:心中饱含对家的思念(4)
数百年前,从中华大地而来,千里之外的南洋孕育了“小广东”;如今,从马来半岛出发,岭南文化正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山打根:“小香港”见证岭南人打拼史 山打根曾经被称为“小香港”。山打根在全盛时期,是一个以输出橡胶和木材产品而声名远扬的港口,曾是南洋富豪最多的地方。 佛山南海人关雨亭开办的万和隆曾是这里首屈一指的华商。以万和隆为首的华商将山打根打造成为了一个富庶之地。1883年,英属北婆罗洲渣打公司把山打根定为首府,让它成为了整个婆罗洲地位最显赫的城市。 站在位于山打根山顶的普济寺向远方眺望,山打根市区和海岸线尽收眼底。令人意料不到的是,从普济寺往下看到的大部分区域都是曾经万和隆的“地盘”,那里曾经是万和隆的木材厂、港口等所在地。当地华人说,从普济寺向下望去,可以见到的地方都是万和隆的。 可惜的是,2010年,拥有128年历史的万和隆正式关张,告别了历史舞台。这些区域都被关氏后人卖给了政府及当地人。 虽已告别历史舞台,但关氏的传说及印记仍在山打根流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占领山打根,以万和隆为首的侨领奋起反抗,两位关氏后人被杀害。为了纪念被杀害的侨领,山打根中华商会特地为这些侨领树立纪念碑,让后人瞻仰。在山打根红山顶伯公山,纪念碑恰好位于南邑坟场之前,仿佛还在守护着乡亲。 关氏家族事业的昌盛,吸引了众多岭南人来到山打根务工从商。一座由岭南人筹建的三圣宫见证了他们打拼的历史,它也是山打根历史最悠久的建筑物之一。 三圣宫首先由南海人发起成立。最终是由南海、潮州、客家等粤东的乡亲,一起私人资助建立了这座庙。随后,粤东会馆也在此成立。方便后人来到这里落脚。 三圣宫与粤东会馆成立以来,一直都由南海人管理。直到后来成立山打根三圣宫管理委员会,招纳其他地区,包括韶府、四邑、顺德、番禺、中山等地人员一起合作管理。在庙内可以看到,从光绪十二年开始建立,所有有过捐助的都会放牌匾在这里,每一个属会每一色人都有。 “恩波通粤海,地脉接神山”是三圣庙门口的对联。这副对联最能体现岭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 一座庙宇让往生先辈在他乡有依可归,一本族谱让岭南人在异国有根可寻。在山打根南海公会内,会长朱沼长的一本族谱和家乡姐姐写给他的一封信被他细心保存。族谱是他的依归,信件是他的思念。 “家和亲人都在这里了。”朱沼长紧握着族谱和信件。 (编辑:admin) |

-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健康的...[详细]
-
独立女性 [环球网综合报道]不觉得不论在工作中还是生...[详细]
-
恋爱,情感 本人高三狗,女。高一认识他的,同班。高...[详细]
-
范爷肤白貌美大长腿这事地球人都知道,尤其是最近瘦下...[详细]
-
本文原标题:懂她的需求,才能给她最想要的 本文来源...[详细]
-
女性,年龄增长 那么,到底有什么样的理由让年过30的...[详细]
-
爱情 虽然男人从本质上讲都是长不大的孩子,永远喜欢...[详细]
-
原标题:男人追不到女人十五大原因 情感,爱情 在恋爱...[详细]
-
1。防晒指数是越高越好吗?要真越高越好,怎么不出SPF...[详细]
-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广大群众对明星私服的追随是一直都...[详细]

